股票做短線、中線一定要會觀察量價關係,成交量是雙面刃,有時候量大是好事,有時候量大是壞事,有時量小有利多頭,有時量小有利空頭,經驗不夠的投資人時常搞不清楚,所以我特別幫大家整理出來成交量跟股價之間最常見的幾種關係,此篇非常重要:
1.價漲量增:當股價上漲的時候,最好的情況是成交量也跟著越來越大,代表持續有買盤進場追價,會順勢推升股價。但是這裡要特別注意,如果這檔股票是剛起漲沒多久,價漲量增=續漲力道,但是如果已經漲了五成、一倍以上,突然出現爆量大漲,反而要小心是主力趁機出貨。觀察點放在接下來一週內是不是會跌破這根K棒低點,跌破就要準備跑路。
2.價跌量縮:當股價下跌的時候,跌了一陣子自然會慢慢沒有人想要再買這支,而原先套牢的投資人也就不想再看,捨不得賣出。沒人買+沒人賣=成交量越來越小,如果還是持續下跌就代表人氣退潮,下跌目標還沒出現,不應該去猜底部;如果成交量縮卻一陣子沒有再破低點,代表賣壓已經很小,這時反而可以準備找買點進場。怎麼找買點?做出漂亮底部就可以找買點,不過這樣要擔另一種風險,就是買了等很久不漲,所以我自己是習慣等底部做出來以後,出現攻擊訊號再進場,不花機會成本去等它漲。
3.價漲量縮(背離):股價持續上漲,但是成交量卻沒有跟著增加,代表追高的買單越來越少,大家都不敢追價,這時就要小心是不是已經接近高點,隨時準備反轉向下。但是要觀察是不是個股走主升段,主升段有時候會因為持有股票的人都惜售,導致價漲量縮,但是這時候越是沒量反而越會漲。
4.價跌量增(背離):分兩種情況來看,一種是剛剛下跌沒多久,這時如果出現越跌量越大,表示賣單越來越多,而且因為賣單增加->股價下跌->引發更大的賣壓->股價跌更兇,股價時常會越跌越快。另一種是已經跌好一陣子,股價跌掉五成、八成,沒想到竟然成交量反而越來越大,代表有人覺得股票跌到現在的價位已經出現投資價值,已經太委屈值得逢低買進,一般投資人也就不需要太偏空看待,可能隨時出現波段底部,可以觀察法人買超狀況判斷。
好極了,看到上面教學之後就躍躍欲試想要靠這幾招去操作了對不對?
上面那些叫做理論派,從理論到實際操作中間還有很大距離。
等你真的想要實際靠量價關係去觀察K線圖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囧的事情-什麼叫做價漲量增?什麼叫做價漲量縮?
量增量減很難判斷,量增是跟五日平均成交量比呢?還是跟前一天比?增多少叫做量增?如果昨天是1000張成交量,今天1001張算不算量增?還是要噴到2000張才算?如果說2000張才算的話,那1998張算不算?
WTF!難怪我看了很多本投資書卻還是無法操作賺到錢,因為書上通常就用價漲量增帶過,但如果沒有定義清楚,你在看書的時候連連點頭,但是實際操作就卡關了,沒有確定的數據,我怎麼知道要如何判斷?
那怎麼辦?
你可以開始自己練習定義屬於你自己的參數,例如說,你可以去看這三年的台股,找上漲五成以上的股票,往前找它在起漲時是不是有出現價漲量增,那時候的量增是增多少?可能有的股票是增50%,可能有的股票是增80%,然後把這些數據記錄下來,取個平均值,這個平均值就是你自己找出來的量增的定義。
以後你只要看到有股票是價漲+成交量增加到你記錄的平均值之上,就可以進場。
也不一定要找上漲五成的股票,你習慣賺三成就跑的話,你就去統計所有上漲三成以上的股票的成交量變化,如果你想要找不只三年的股票數據,也可以,就再往前找下去。
更進一步延伸下去,既然可以做量增的統計,價漲的統計也可以做,長紅棒的統計也可以做,底部型態的統計也可以做,等你都統計出來數據就東方不敗了!
理論上來說,如果你很勤奮努力的話,大概三到五年會有個小成,而且當你看超過一萬張K線圖之後,你的盤感就會不知不覺長出來,有了盤感你再看K線圖就會自然判斷出來之後怎麼走的機率比較大。
TMD,我有沒有聽錯?你說很勤奮努力做功課要三到五年才有個小成?要是墮落一下不就這輩子無望了?
本來就是啊,要投資賺錢哪有這麼容易的?
如果你不想要花這麼久的時間才能開始獲利賺錢,你也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直接用高手已經幫你做好功課的數據,而且這些數據是高手確定可以賺錢的,平均三個月到半年就可以上手。
快速學習,直接套數據,開始賺錢,好棒!
趁玩股網週年慶加入社團跟著高手團長們學習,如何選社團 -> https://goo.gl/zCXQrQ
玩股週年慶只到12/22(週四)晚上11:59,高手手把手教你真正能賺到錢的方法。 最後機會!
現在就加入 -> http://bit.ly/2gGUWBX
就趁這次狠下心把投資學好,勇敢踏出舒適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