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我收入歸零,還好有台股養我(六月進帳 9.3 萬)

我剛開始買股票就遇上金融海嘯,融資斷頭,馬上虧掉七十萬,對新手的打擊真的太大,我只好先退出股市,專心耕耘我的創業夢。前幾年我三度創業,收入還算穩定。當初在市場虧掉的數字,也慢慢存回來,才又重新開始看股票。

事隔十年,發現講股票的人也多了不少。我開始看新聞、追題材,或是去上技術分析的課,什麼方法都不排斥,邊看邊學邊調整,成績還行,但總覺得還有進步空間。

我在一個創業者社團認識東尼 STOCK,朋友拉他進群組,說可以學一些選股技巧與操作方法。當然,也不是馬上聽個兩句,就要相信他有多厲害。我先自己作了張表格,把他選什麼股都記下來,記得都是電動車概念股,但市場上根本沒人在講。

想不到,過了一個月,資金真的就往電動車題材流過去,選出來的股票,有幾檔非常的飆,我才相信團長的實力,開始學他的方法作股票,很好用。

團長方法並不難,就是選股+搭配風險平價的方式來操作。但是想做得好,就是選完股票後,要有耐心確實執行,但這對我來說很難。因為這個時候,你會覺得怎麼別人股票都在漲,就自己的股票沒漲,心不定,就很難把方法作好。

以前賠過錢,其實我對虧損特別緊張。剛開始我看股票盯很緊,任何風吹草動我都很緊張,還常常拿之前學過的方法去問團長:

今天跌了要不要先走?

昨天美股大跌要不要先走?

這些股票真的還會漲嗎?

….

團長也總說,停損點已經決定好了,不要被其他資訊干擾,就收盤看一下就好。

有幾次我沒聽進團長建議,還沒到停損點我就認賠,後來發現真的就是被洗掉。其他還能抱住的股票,過了半個月到一個月之後,絕大部份都能越漲越高。

我曾經有抱住的股票,有鋼鐵類的海光、威志,有宅經濟的宅配通,還有散裝航運的慧洋。慧洋又是我賺最多的一檔,剛選到股票的時候成本才 28,到六月已經 9x 了。我自己停利標準設定比較保守,而且還要挪錢來買接下來幾檔標的。

如果按照團長教的跌破 xx 日線跟 oo 日線才賣出,可以吃到更完整的波段。

用團長的方式,還有其他好處,就是在風險平價上,有一個很好的標準。

平價防禦表,簡單來說,就是設好停損,止損永遠只占你總資金的 1%,就不會像我以前搞到融資斷頭。今年大盤跌掉千點那天,虧損就控制在五萬多,但也只有這次虧損,其他還是賺錢的時候多。

我每個月都會結算一次已實現損益,五月獲利有 7.5 萬。

六月入袋 9.3 萬。

上過其他課,大多就是有賺有賠,但報酬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多,而且很穩。

股票對我純粹是一種活用資金的方式,一項本業以外的投資。你不投資,50 萬放了一年也只是 50 萬,但是用團長的方法,這一年幫我多賺到了二三十萬。

現在因為疫情,我店面單月營收從十幾萬掉到剩不到幾千塊,未來就算解封,我猜景氣大概也不會短時間恢復。好險有用團長的方法來投資,這 7.5萬 + 9.3萬 的額外收入,起碼家用可以補一下,焦慮感也就降低很多。

從疫情升溫以來,三級警戒已經要兩個月了。

現在知道了,即便沒有染病,一般人也很難倖免於疫情的影響。

許多報導就指出,疫情讓原本就貧富不均的世界,更不平等了。

你可以想像的,原本的收入來源較為脆弱的工作者,因為疫情失業收入歸零。收入較穩定的工作者,可以透過遠端工作保住薪水,甚至因為補貼跟開銷銳減,存款反而還增加。

不過就算你的收入不受疫情影響,能夠每個月多賺個幾萬其實也挺好的,而且也就每天盤後花個十五分鐘而已。

後疫情時代,想要好好生活,只有薪水是不牢靠的。

你還能不能為自己開源,拓展不同的收入來源?

就像這個開店的老闆,疫情讓店面收入急凍到只剩幾千塊,還好股市還有開,他又早早就學了東尼 STOCK的方法,才能幫自己創造收入,數字比很多上班族月薪還高,可以負擔家裡開銷,不會餓到小孩,心情就不會那麼焦慮。

看東尼STOCK社團介紹

立即加入(12期0利率)

加入的學員怎麼說?

延伸介紹:

有三種人特別適合加入東尼STOCK社團,三種人不適合,你是哪一種呢?

為什麼動態平衡策略過去「每年都賺五成」以上,而且空頭也不用擔心?

【一次弄懂】為什麼動態平衡策略可以達到低風險高獲利?

最多人問到東尼STOCK台股動態平衡社團的問題(Q&A)

每年20檔翻倍飆股是怎麼選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