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投資人一生中至少都可以大賺一筆。
在市場待了20年,教過上萬個學生,我發現真的99.9%的投資人都至少有大賺過一筆,但是大賺一筆以後,大多數人就又賠掉了,所以到最後真的能夠因此財富自由,成就人生巔峰的人是少數。
為什麼會大多數人後來又賠掉了?因為他們都做了差不多的事情。
這是我今天想要跟你分享的觀念,如何讓你的投資可以長期獲利的關鍵決定。
假設投資人小陳用了我的終極波段交易策略在操作,去年到今年跟我示範單一樣大賺了7210點,然後他是用期貨做,獲利超過137%,原本有100萬資金,現在本金翻成237萬。
接下來他做的決定就很關鍵了,做得好會讓他一路順遂,做不好就會有很糟的結果。
關鍵決定是,小陳決定再擴大槓桿,還是降低槓桿。
因為本金多了一倍多,所以假設之後的行情還是ok的,小陳要跟這一年多獲利差不多的話,他只要投入100萬就夠了,這相當於一半不到的資金,這就是降低槓桿。
降低槓桿的好處是,如果順利,他的獲利也會跟之前差不多,如果不順利,這100萬賠了錢,他另外留下來的137萬都還是毫髮無傷。
但大多數人做的決定會是相反的,很多人從幾十萬一下子賺到一兩百萬,然後就繼續用這一兩百萬,甚至還加大槓桿去做,但行情不會永遠走下去,總是會有好賺的盤跟不好賺的盤,如果突然遇到操作的逆風,最近的盤勢跟你唱反調,虧損的速度就是原本的兩倍三倍以上,很快就被打回原型,本金又回到只剩幾十萬,甚至更少。
小資金要開一點槓桿擴大獲利是ok的,因為就算賠了一些錢也不會太痛,薪水存幾個月就回來了,例如你投入30萬,開槓桿,賠掉10萬,但你薪水可能可以每月存3萬,所以存三個月就回來了,沒啥好怕的。
但當你操作賺了一筆之後,因為擴大槓桿又操作不順,結果一次重傷,就很難靠存薪水存回來,你想想,如果你重傷賠掉200萬,要靠存薪水要存多久才有200萬?
為什麼沒法幾十萬賺到幾百萬後,再快速賺到幾千萬呢?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因為技巧的關係,是心臟受不了,舉個例子,做期貨好了,假設你一開始是做1口,漲跌一點就200,後來賺一筆大的,就膨脹了,改做十口,十口就是一點2000,假設今天做不好,賠掉100點,那就是賠20萬,一天喔,這對大多數人來說是無法承受的,所以就算他戶頭裡面還有錢,但也可能失去信心,結果明天再來個反向跳空又賠150點,就又賠掉30萬,信心完全被摧毀。
所以就變成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那本書說的情況,你的心智藍圖還沒接受你已經可以做20口單,所以就會慢慢再賠回去到你心智可以承受的程度。
但心智藍圖能不能跟著成長這種事太看天份,有的人就是辦不到,既然這樣,就直接用降低槓桿去處理就好,這樣人人都能做到,完全不用去拼人品。
那如果我降低槓桿,之前賺到的那筆錢就只能放著嗎?會不會太浪費了?
我自己是這樣,我主要用終極波段交易去賺錢,然後每年會結算,今年結算賺了的錢,我就會投入到我的終極投資組合裡面,因為終極投資組合是我丟進去就不用管它的,它平均每年可以為我帶來8%~12%的獲利,而且因為商品風險會對沖掉,所以風險不高,我可以很安心丟著。
長期做下來,我就是波段交易用固定金額去做,賺多賺少我都提出來投入投資組合,我的投資組合的資金就越來越多,獲利也越來越多,但我做的事其實一模一樣。
而且持續投入資金到投資組合還有個額外的好處,可以讓我波段交易做得更輕鬆,更不會患得患失,因為我知道,就算這筆單虧損了,我絕大多數的本金都還在投資組合裡安穩待著,我不用擔心會一夜歸零,心定了,自然操作績效會更穩定。
所以我是很建議你可以的話,兩套課程一起帶會更完整,波段交易賺快錢,投資組合穩定賺錢,進可攻退可守的兩套策略,互相搭配可以1+1>2,我自己就是兩套策略一起做的。
延伸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