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要面對的兩件慘劇,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你不能當沒看見

前陣子除了疫情的新聞以外,就是房地產大漲的新聞,除了台北市以外的房產都大漲,然後最近央行開始打房。

我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我覺得就算這次有打房,之後房價還是會持續上漲,差別只在快快漲還是慢慢漲而已。

先自清一下,我不是房價上漲的既得利益者,我住的地方也是租的。

為什麼我會覺得房價之後還會持續上漲?

因為現在是零利率,甚至未來可能會變成負利率。

如果錢放在銀行除了防盜以外完全沒好處,連通膨都追不上,錢一定就會去找出口,在台灣,除了做股票就是買房,一般人的認知是買房比做股票風險低很多,加上有自住需求,所以還是會有很多人去買房,自然房價不會跌。

所以如果你沒有搭上前一波炒房行情,之後只會越來越難買房,因為你財富增長的速度很難追得過房價上漲的速度。

你以為這已經夠悲慘了嗎?

還有更慘的,只剩下五年,勞保就爆了。2026年勞保破產看起來是不可逆的現象,現在已經要2021年,只要再五年,勞保就GG了,如果你今年是三十到五十歲而已,五年內你鐵定領不完勞保金,所以你一定是受災戶。

現在政府要弄個不會爆的版本,但是也跟爆了沒兩樣,以前的勞保,每個月付的錢沒這麼多,而且退休後每月領兩萬也還不錯,如果你另外有存一筆錢,兩邊加一加,省點過是ok的。

但是之後每月要繳的錢變多,退休後每月領的錢還變少,兩邊加起來比原本少很多。

加上房子也不一定買得起,老了租房可能還被趕出去(很多房東不租給老人),臥槽,這畫面實在很囧。

那怎麼辦?

當然,第一要點就是你的工作薪水要給力,如果你的收入比較低,去研究一下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加薪,例如巴結老闆上課、跳槽,然後重點是

你要堅持下去,因為這會很累,下班後還要另外去上課,上的課也不一定是你感興趣的,但如果你中途放棄就全部歸零。

第二個要點是你要有多重收入。

一個知名作家花了五年時間研究了177位白手起家的富豪特質,其中一點就是他們有多種收入來源

「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不會依靠單一的收入來源,他們有多重收入方式。在我的研究中,65%的富人在他們賺得第一筆百萬美元之前,已經有至少三種收入來源了。

額外的收入包括房地產租賃、股市投資、副業的部分所有權等。」

你覺得領一份薪水賺得快還是領兩份?

當然是領兩份薪水快,而且當你第二份收入跟本業收入形成黃金交叉之後,速度會越來越快,賺得越來越多,再過幾年其實你就財富自由了。

如果資本一開始不大也沒有關係,你可以適度地開一些槓桿,當然要有好的方法,不然槓桿亂開,人生就是黑白的。

我跟你分享一下這幾年我在玩股網看到學員是如何財富自由的,流程十之八九都是這樣:

一開始大概有個二三十萬到五六十萬不等的資金,學習操作後,投入一部份資金,搭配好的方式,跟停損機制,達到賺多賠少的目標,但這時候不一定就能大賺,因為大賺小賺也要行情搭配。

在沒有特別大的行情時,賺多賠少,慢慢累積操作經驗跟資本,等到心態跟技術比較成熟了,這時候只要遇到一波大行情,財富就會爆炸增長。

像這兩年的行情就造就了很多大賺幾百萬的學員,而這些學員一開始本金很多是二三十萬起家的。

等你大賺幾百萬後,其實你已經cover掉你的勞保金了,然後這時最重要的是持續降低槓桿。

降低槓桿的目的是保本,你一開始本金少,需要開一點槓桿加速財富累積,就算賠了一些錢也不會太痛,因為薪水存幾個月就回來了,但如果累積財富到幾百萬後,這時槓桿還開很高,可以繼續賺很快沒錯,但如果遇到沒碰過的逆勢行情,也許一次兩次大賠會影響很大,但這次的受傷很難靠存薪水存回來。

而且本金多了,你只要用一部份資金操作其實也可以得到不小的回報,比例上不如高槓桿,但單看金額其實也很不錯了。

所以這時候心態跟方法就需要調整,這也是很多玩股網社團學員正在面對的情況。

你呢?

你現在正在哪個階段?

是另一份薪水的階段?還是開始可以靠投資獲利的階段?靠投資獲利有讓你的財富持續累積嗎?如果之後遇到逆風會不會讓你一次重傷?

根據我上面說的,根據你的情況調整吧。

另外還有個重點,投資不是傻傻買台灣50就好,也不是傻傻買基金就好,在萬四的高點這樣幹的風險很高,累積財富太慢,你要思考如果之後跌到8000點怎麼辦,所以我會建議你用更積極的態度去學習操作,這樣才有可能像上面說的下次大行情來臨時可以財富大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