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離貧窮的第一步絕對不是投資

很多人會有個誤解,覺得自己窮是因為不會投資,所以趕快想辦法去投資。這句話是不對的,對一般人來說(所謂一般人主要是指領死薪水的,不包含老闆)在進場投資以前應該要先自我檢視財務狀況,花一兩個月試著把日常生活中每一筆開銷都記錄下來,然後找一天下午來統計檢查一下,別忘了還要加上自己每年的必要花費,例如:紅白包、車險、保險費、孝親費……等等,再加上自己還欠多少貸款,有沒有跟親友借錢,利息多少。最後統計成一張表,這才是致富的第一步。

我幫人家財務規劃也都會先強迫他們去回想自己平日花費,有趣的是90%以上的人都會在回想紀錄完以後很慚愧的看著我,原來我每天在不知不覺中花掉這麼多錢,難怪我很窮。這個自我檢視的動作對他們來說比我給他們任何投資建議都還要有價值。

為什麼這麼多的財務規劃師會建議客戶每天記帳,記帳並不是在限制你的花費,而是讓你能夠在記滿一個月或一年之後檢閱一下到底你平常主要開銷在哪些地方,是不是可以省下來,小錢花掉不心痛,一年累積下來看到會嚇死,之前很流行的『一天少買一杯拿鐵,二十五年後就是富翁』的觀念就是這樣來的,一天一杯Starbucks的拿鐵咖啡大概100左右,一個月大概花三千塊,一年三萬六,如果以年報酬率5%來算的話,二十五年你財產會少184萬;以年報酬率10%來算的話,你會少230萬可以花,這當然假設前提是咖啡不能漲價,不然會花更多錢。

而且你每天浪費的絕對不只一杯拿鐵的錢,可能有計程車、與朋友吃吃喝喝、KTV、換個新手機、買電動玩具卡帶、線上遊戲月卡……,我就不往下列,看了會辛酸。所以可能每個月竟然多花兩萬塊在莫名其妙的東西上,一年可以省下24萬,二十五年後可以多出2,620萬,這對退休族來說絕對算是一筆大數目。

我一個朋友大概七八年前就年薪百萬,他也不賭博、不買好車、沒有不良嗜好、沒有碰股票,可是前陣子我跟他說他的閒錢可以拿去投資台灣五十,他卻跟我說他沒什麼閒錢,我聽了不能理解,問他錢都花哪兒去了?他想了想回答我他也不知道,錢就這樣消失了。=.=

於是我就讓他趕緊強迫自己每天紀帳,起碼先搞清楚自己的錢溜到哪去,才能亡羊補牢,往致富那條路上前進。

先別想著明天要去買哪隻股票,那是第二階段以後的事,想要把自己財富的水盆加滿,先保證把漏水的地方補起來再說,畢竟『未先安內,豈能攘外?』您說對嗎?

9 thoughts on “脫離貧窮的第一步絕對不是投資

  1. 引用: 如果以年報酬率5%來算的話,二十五年你財產會少184萬;以年報酬率10%來算的話,你會少230萬可以花,這當然假設前提是咖啡不能漲價,不然會花更多錢。

    假設前提還有另一個,就是投資報酬率是正的。而這對大多數國內散戶也好,國內基金也好,都未必成立。

    很多鼓勵投資的文章,總是把正的投資報酬率當成理所當然,就我個人的看法,跟欺騙沒什麼兩樣。

    如果以年報酬率 -5% 來看…又會是多少呢? 呵呵

    不過我很贊成本文的論點,要投資前,先做好自己的財務規劃功課,絕對是最重要的。

    另外一個重點,就是存錢。先有省,才能賺。


    Miula Business Review
    http://blog.miula.cc/

  2. 投資要有資本
    資本來自於儲蓄或融資(借貸)
    不過對於沒必要借錢就盡量別借
    畢竟借了還是要利息的

    邊儲蓄邊找機會切入
    心理壓力小一點
    時機上的風險也可以分散到

  3. <>這裡<>有幫人作財務規劃的服務———–超連結可能因為網站資料有變動,連到一篇笑話了,害我差點笑翻 😛

  4. 我是將一整年帳單留下(已經第七年了),列一張表看何時是該繳錢了,日常生活開銷每天記,月底再總計一次。每天花不到三分鐘,就記好了!我月薪四萬,有兩間貸款已繳清的小房子,正存錢看時機買第三間。最近我們公司有博士學歷的同事(生技公司,我私立大學畢)竟向我們借錢要還這個月牌照稅,我驚訝之餘私下問了他財務狀況,沒有房子、存款、股票。我四十歲,他比我小一兩歲,薪水高我許多,天啊!雖然我不吃零食公司全知,但他難道愛吃零食就可吃垮他的財務嗎?我看我得好好觀察他的一舉一動了(好奇)。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