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今週刊看到一個故事:
五年前,兩個朋友相約到基金公司開戶,填完一堆表單後,還很興奮地跟服務人員確認,當月是否就能啟動定期定額扣款;當時兩人心志堅定,將此視為長期投資的一部分;天真地以為只要「擺著不管」,許久之後查看對帳單,便會發現自己意外多了一筆財富。
日前,兩人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確認彼此是否仍在「同一條船上」;「老實說,今年六月,我決定認賠殺出拉美基金了,定期定額投資五年,虧損竟接近四成,真是太煎熬了。但賣出後,我又開始後悔,恨自己沒咬緊牙關撐過。」
另一位的處境殊途同歸,「先前出現兩成獲利,但沒有停利贖回,沒想到短短幾個月之後再看已變虧損,現在要贖回認賠,心有不甘,但想要繼續加碼,卻又擔心受傷更重。」
進退舉棋不定,成了所有新興市場投資人當前最大惡夢。
你有沒有看出來上面這兩個人做錯了什麼事情?
1.沒有什麼投資可以「擺著不管」就有很好報酬的,這世上只有定存能夠保證獲利,但是年報酬率只有1.5%,只要你想要年賺三成以上,都需要自己花時間花精神花錢去好好研究學習;
2.拉美基金跟你相隔半個地球這麼遠,我相信大多數投資拉美基金的連拉美裡面有哪些國家都講不清楚,會漲會跌的原因也不清楚,甚至連基金經理人的名字都不知道,賺不到反而大虧當然是天經地義的事。
我看週刊上的專家建議,還叫大家要勇敢定期定額下去,即使虧了40%,依然要含著眼淚買下去,因為頭已經洗了一半,不能停,停了就立即實現虧損,只能祈求財神爺開眼,有朝一日可以讓投資人回本,即使得花五年十年也甘願。
好,就算花了五年十年之後終於回本了,你這五年十年得到什麼?什麼都沒有得到,最多學到原來基金TMD真的不能碰這個教訓。
要投資獲利,要想賺第二份收入,你自己一定得花時間好好學習。
這世上除了貧窮跟肥胖以外,沒有什麼是不勞而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