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跟外資在對幹,誰幹贏會決定之後是突破一萬一還是反向崩跌千點?

上禮拜三的盤勢規劃,當時我的看法是「跌到年線附近,做出三重底,有機會繼續反彈,但就算反彈也不一定好賺,所以我不會現在就進場,保持空手觀望,目前看起來是風險比預期利潤高。」

然後盤勢的確繼續反彈,我依然沒進場。

過了一週後,再看一次分時K,發現真的是走標準的底部型態,突破頸線後回測不破,續攻。

從技術分析來看,現在就是繼續盤整,是盤頭還是盤底不知道,在突破或跌破整理區間以前,就繼續看大盤整吧。

嗯?不是確定是盤頭嗎?

我原本也以為十之八九是盤頭,盤頭盤完就準備崩,但是最近你注意看,美股幾個指數都過高了,Nasdaq跟S&P500都創下歷史高點,道瓊也接近前波高點,只剩下費半跟台股一樣在平台整理。

歷史經驗,當美股持續走強,全球股市也不會太弱。

日本股市跟台股類似,但比台股強一點,他們原本也在平台整理,但現在已經觸碰到平台上緣,隨時準備過高。

如果台股也趕上日股進度,那上面還有500點空間;

如果台股趕上美股進度,那上面還有1000點空間。

而且因為美股看起來還在繼續努力往上,沒有天花板,所以暫時也看不出來高點在哪,繼續目無法紀地往上走也不無可能。

那原本的頭部看法就需要修正了。

但是回頭看大額交易人期貨留倉數據,你會發現怎麼大咖越漲越保守,雖然已經沒有繼續大賣,但也沒加碼,這是怎麼回事?

我判斷因為大咖也在觀望,因為對未來不確定,之前台股的個股也表現不好,但又看到美股持續走強,個別股票跌過頭,所以只好多看少做,等盤勢更明朗再跟進。

但是外資跟小外資昨天都在加碼多單,而且還同時減少空單。

我自己的操作呢?

會開始少量進場買股,但只會買個股,不會買連結指數的ETF,畢竟現在已經11000點,買台灣50這種實在很怪異,難不成預期台股漲到2萬點?

如果你也要買股,自己設好停損點,不管是明牌還是自己選的,10%停損必須堅守,不然沒事就沒事,出事就重傷。

不想三天兩頭就得等行情,等來等去也等不到大行情,那你應該看看下面這篇文章

偶爾想墮落的小資族也能穩定從市場撈錢?靠,還真的能

這樣做,每月多賺兩萬!一個郵局內勤人員的真人真事

花一年買台灣50只能賺4%?這時你最好的解法不是學選股,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