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最近你身邊出現了好幾個想買基金的人,從同事到親戚到MSN聯絡人的狀態都有,幾乎每一個都想要定期定額,想買單筆的相對比較少。
我敢打賭這些人一開始可以賺一點錢,但是後來通通都會賠錢出場。
原因有幾個:
1.會想買基金取代買股票的通常都是對於理財方面較為懶散,我是說被動,所以他們希望的就是每個月把薪水放在基金裡就會自動慢慢變多,最好他們不需要去煩這件事。他們也不可能做基金做短線,都是放長期,而且賺了錢絕對不會有想獲利出場的念頭,最後只好通通停扣或贖回在低點。
2.從4000點漲上來光是加權指數就漲了80%(註),個股漲5倍以上的不只一支,換句話說就是已經漲很多了,現在是不是高點沒人知道,後面還會 漲多少或漲多久同樣沒人知道,我只知道現在不會是低點,也就是說如果想利用買低賣高賺差價的朋友,現在買低是已經辦不到了,將來能不能賣高就更是一個大問 號。
3.基金公司及經理人的素質,我們可以到基智網查 資料(抱怨一下,這網站只要用非IE的瀏覽器進去就當掉是怎樣?),我找三年以來的投資報酬率,結果一百支基金裡只有第一名的永豐永豐是90%的績效,第 二名馬上變成44%,只有18支基金三年加起來有20%以上,如果運氣不是太好選到中間第50名的金鼎首選平衡,績效是負2.89%,你沒看錯,100支 基金裡面排行在中間的,已經不算差了,每次扣款手續費從沒少扣,結果三年後績效是負的。簡單來說就是你花錢請他幫你把錢賠掉。
這還不是最爛的,要是犯太歲真的很衰,選到第80名的績效是負30%。別忘了現在可不是4000點,現在是4000+4000×80%+100=7300點。
結論是現在已經漲很多了,做股票做短線會比做基金做長線安全,如果你周遭有人心癢癢的話,記得提醒他一下,不過倒也不需要以死相逼不讓他買,因為後面真的漲上去他一定幹你幹得要死,跌下來也絕不會請你吃頓飯。
是朋友的把這篇文章給他看看,盡盡人事就好。
註:我這裡以臺股當例子,其實全世界都一樣漲很多了。
免費是為了讓你轉寄出去救人,你還在等什么?
我都是和朋友說,買股票怕太刺激,就請在大盤指數5000點以下時,買基金,買多一點,大盤上9000時,全數出清。而且只買台股基金,這樣看指數才好抓進出點。T50也ok啦。
「台股基金績效爛」證明二件事:
第一、「部份基金經理人不認真研究股市」或是「績效是靠運氣的,與認不認真無關」,也就是主動式投資方式根本是玩俄羅斯輪盤,運氣好的中時鐘,運氣不好的中龍眼。
第二、基金手續費高低不代表績效高低。
事實上,我不相信台股主動型投資基金在買賣股票時屬於長期投資(5~20年),一檔股票它們持有時間有超過三年的,就已經算很久了,所以我認為它們的投資習性跟散戶沒差多少,差的是它們一分鐘幾百萬上下而已。
所以這些玩「短線的基金經理人及散戶們」,不管用的是什麼技術分析還是基本分析,等過了 20 年後,大家才會發現會賺大錢的是「靠運氣」,而不是靠每天收集、分析資訊。
建議各位看看綠角財經筆記(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07/06/blog-post_09.html) 。再來想想是不是要把人生大部份的時間拿來玩短線,然後讓你的證券/期貨營業員有豐厚的收入可以買你不一定買得起的房子及車子。
ETF的績效常不輸給主動基金。如果ETF也能定期定額自動扣款,那就能吸引更多的「懶人」青睞了。(哎 … 很多人懶到連定期下單都懶了 … 真的也無言了)
馬上轉寄一下,普渡臮生!!!!
哈,我在等看看有沒有更高點。救回兩年前愚蠢的自己。
不管是基金還是投顧,大家追求的都是有專業的人幫忙選股,操盤.
本來這樣的觀點也是很好的,專才專用,但是台灣或是說世界上很多的專業人員其實並不專業,立場也不中立.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卷商是賺你的手續費好賺還是賺公司承銷的費用好賺?如果是後者,是否立場夠專業夠公正性?如果從一開始就不公正,你如何期待他將來給你的分析與建議是正確的?
我們真心希望台灣也有一位像彼得林區或是巴非特那樣的人物出現,那麼血汗錢交給他們才放心,也才能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