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期的今週刊在的封面故事在談ETF,講到:當被動資金主導市場 債券天王岡拉克:小心閃崩危機!
這個主題讓我很好奇,因為我知道很多投資人都已經習慣買ETF,都習慣買定存股,如果真的出現閃崩,那這些相對保守被動的投資人的畢生積蓄很可能也跟著化為烏有。
今年ETF很兇猛,全世界規模加起來已經超過4兆美元,貢獻美股每天成交值的30%。
《經濟學人》、《富比世》、《金融時報》不約而同都提出這是泡沫警告,一旦市場走空,這群保守投資人會造成整個股票市場「瀑布式」災難。
這樣講有兩個理由:
1.很多投資ETF的投資人其實是把ETF當成短線股票在操作,就算你搖頭說我沒有啊,但很高比例的人這樣幹,怎麼看出來的?從周轉率看。
最多人投資的元大台灣50周轉率263%。
263%周轉率是什麼意思?
代表一年內股票被轉手2.63次。
這個數字是多是少?
爆炸多,因為2016年台灣普通股票的平均周轉率只有台灣50的1/4。
周轉率越高,相對來說流動性越高,也就是說越多人在短線操作,這不就跟你原本買ETF是為了它相對安全穩健的目標完全相反了嗎?
2.因為ETF是一籃子股票,所以你沒法評估這檔是買貴了還是買便宜,因為沒有公司前景、本益比、成長率這些數據可以參考,所以只能單純看價格是賺是賠來決定,這樣操作的影響就是,當股價反轉的時候,會產生多殺多。
多殺多就是因為股價下跌,觸及到我手中ETF的停損點,所以我賣掉,我賣掉引發另一波下跌,觸發你的停損,你也賣掉,跌更多再觸發其他人的停損,最後就惡性循環,越殺越低。
因為不只是觸發你我這種小散戶,也會讓基金經理人一起被拖累,他們一賣就是幾億、幾十億在賣,影響就很大了。
這對我有什麼影響?就算我不買,也有別人會買不是嗎?
我覺得你可以思考一下你買ETF的動機,是因為想要賺取現金配息?還是因為看好台股市場?還是不想花時間選股?
如果你是想要賺取現金配息,回頭看看元大台灣50的配息你會覺得很囧,近五年現金殖利率都只有2%多
2%多實在太囧了,因為定存都有1.1%,我冒著台股下跌虧本金的風險投資台灣50,竟然回報才2%。
如果是看好台灣股市會漲到15000點,又不想選股,那買進0050就比較合理,因為就算現金殖利率只有1%,買低賣高也是可以賺錢的。
所以你相信台股會漲到15000點嗎?如果不相信,你就不應該買台灣50,起碼不應該因為這個理由買台灣50。
老手都說高勝率跟大賺小賠只能選一個?但是很歹勢,我們顛覆了這個交易定律
關注訂閱我文章 -> EMail訂閱 FB粉絲團按讚 最好兩種方式都訂閱,以防下次又錯過賺錢機會。
昨天晚上的線上講座很棒,霍立團長分享了很多操作海期的眉角,也很多人問問題,團長有一一解答,如果你操作台股跟台指期都賺不太到錢,你不妨看看這個。